原标题:清华贫困生的树洞刷屏 清华贫困生匿名自白全文一览我自己也想像他们一样照亮,哪怕是其他人。近日,清华贫困生匿名自白在网上流传,引起广泛关注。11月9日,许多清华学生告诉极目新闻记者,这篇文章深受感动。 你知道T35吗?我非常感谢这列火车。这是 一辆从安徽到北京仍有硬座的白皮列车。这位学生来自安徽,为了省钱,2014年从老家坐硬座一路北上。根据他的回忆,这列火车很难买到,更多的时候是拿着小马扎坐着看书,在火车上度过一夜。 文章中提到,他入学时奖学金和助学金共计1.3万余元,扣除学杂费,一年只能支配6.5万元。他为自己制定了严格的支出计划,每月只能花400元。同学吃西瓜喝饮料的时候,只能默默喝水;在食堂想办法用最少的钱吃到最好吃的食物;我负担不起上课的费用,错过了和同学的照片...这些内容琐碎简单,但可以直接到达人们的心中,令人感动。 每年写两封信,一封是给发奖学金的企业,一封是给基金会。在获得资助的同时,学生还会定期给帮助他的企业和组织发一封手写信。在接下来的日子里,他通过兼职获得了稳定的收入和研究资格... 从研究开始,他每学期拿出3200元,资助家乡希望小学的4名孩子,为他们提供一学期的生活费、学杂费等。每学期回家,他都会去看这些孩子,告诉他们外面的世界。在文章的最后,他说他希望有一天,他能像清华大学的校友一样成立一个基金会,真正做一些实事。 极目新闻记者注意到,不少清华校友纷纷转载此文。因为穷,我觉得帮助更有价值。一位自称是清华大学力学博士的网友说,写这篇文章的弟弟还不富裕,但他关心那些贫困学生。他觉得这种推己及人的感觉,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的态度,让他颇有感触。 清华大学硕士孙告诉《极目新闻》,他以前也看过很多类似清华学生的励志故事,但这个故事让人感动的是,大四学生在生活稍有改善后就能想到帮助别人,这是值得称道的。他也希望自己能学到一些东西,以后用知识回馈社会。